创新监管路径 打造作坊示范园建设
来源:发布时间:2018-09-29
一、背景与起因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全面落实“四个最严”重大要求,进一步落实“一优两高”走好乡村振兴之路。青海省市场监管局按照“整顿规范一批、取缔打击一批、典型示范一批、社会共治一批”的总体思路,在全省范围启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探索实行“统一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统一规划生产加工布局,统一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统一建立内、外监督机制,统一源料、产品进出检验,统一产品追溯制度、统一法治制约” 的集中监管模式,2019年,青海省人民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青海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综合治理三年行动(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并在年内推动打造了社会共治氛围的首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小作坊示范园。
示范园在《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食品安全实施战略,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四个最严”重大要求的指引下,在省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指示点拨下,在人大、政协、市场监管部门参与指导帮助下,在西宁市豆制品协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从原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允许和禁止添加剂使用、监管信息公开、内外部监督机制、出厂检验、产品销售贮存等方面进行了全链条治理规范,并将示范园规范前、后对比公示图面向全社会监督。省市场监管局计划到2021年底,每个市州政府所在地打造多个面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等集中加工小作坊社会共治示范园、区、街1-2个,每个县、区各打造10家白酒、食用油、豆制品、面制品、传统手工酸奶、熟肉制品等社会共治示范小作坊450个,有效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社会共治环境,着力严守源头食品安全底线。
二、经过与做法
1.规范化监管,推动政府创新监管。
针对食品安全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创新监管新路径,强化属地监管,注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社会共治氛围,推动整体打造示范园规范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建设。市政协副主席、民革西宁市委主委李晓、市政协副秘书长姜联世等8位市政协委员在市食药局和北区食药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对示范园社会共治情况进行监督视察;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富财指导调研;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晓萍、副局长张晓虎、综合处处长令小峰陪同国家评估组对示范园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期评估等。在人大、政协、市场监管部门参与指导帮助下,西宁市豆制品协会以法治为基石,规范打造全省第一家集中生产加工、监管信息公开、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社会参与高、起到舆论引导、强化宣传教育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生产加工基地——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
2.法治化监管,企业自觉履行主体。
在省、市、县(区)、所系统“四级”联动,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推动整体规范提升共同打造过程中,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行业协会立足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际,入脑入心、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布局示范园的整体厂区,以《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食品安全实施战略,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四个最严”重大要求作为行动指南,为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上好了食品安全“紧箍咒”。以“食品生产者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豆制品、‘四个最严’”等内容,时刻提醒承担社会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时刻不忘初心,牢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豆制品;时刻守住法律底线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3.智能化监管,推动行业自律。
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行业协会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示范园生产过程规范建设中,始终坚持标准、安全、高效原则,严格按照豆制品的安全风险与控制规定,建立微信群,强化宣传教育示范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熟知豆制品工艺流程与关键点控制,设备设施清洁消毒,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原辅料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5专,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添加剂,豆腐中允许添加剂(GB2760-2014),禁止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用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等公示栏”, 形成了诚实守信,自律自省,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法律保障,守住源头食安底线。
4.社会化监管,强化社会监督
在积极推进建设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区的同时,结合园区小作坊生产食品的类别,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行业协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示范园的社会化监管。建立示范园内、外部监督机制,按照“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信息公示栏”的要求,对营业执照、小作坊许可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信息、小作坊自查报告、源料进货查验检验报告、示范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信息、示范园自查报告、产品出厂检验报告、“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做到让每一家入驻示范园的小作坊都在“阳光下”生产加工食品,自觉公开食品生产经营信息,自觉召回不安全食品,自觉抵制并举报行业内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守住道德底线,承担社会责任。
5.专业化监管,严守安全底线
建设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产业专业化,不是简单地将食品小作坊由“分散”走向“集中”,从“业余”迈向“专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熟知豆制品的安全风险与控制,淘汰改造落后生产工艺,为消费者提供无毒、无害、卫生、无健康危害高质量、高品质、高附价值的产品。实现“统一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统一规划生产加工布局,统一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统一建立内、外监督机制,统一源料、产品进出检验、统一产品追溯制度、统一法治制约”的产业集群,促进辖区食品生产加工行业规范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健康发展。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切切实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知法懂法守法,进一步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守住源头食品安全底线。
三、成效与反响
一是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示范园建设以食品安全法治为基石、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协会为主体、以市场监管部门为监管、以相关部门为协管、以社会监督部门为补充的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创新路径,突出展示人大、政协、政府、公安机关、市场监管、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共担责任、共同保障、共建共享的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格局,使散乱在西宁市的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树立了市场竞争典范,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环境,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豆制品。
二是起到了部门协作的作用。示范园的打造,明示了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协会负责人和生产者第一责任人在豆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和禁止添加的食用或非食用物质,强化了生产者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食用物质的法律责任,同时也宣传教育了新版《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不得在食品生产、加场所贮存原卫生部第六批名录中的物质的规定,对于主观恶意违法,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取证难的问题,强化了部门协作,为“行刑衔接”提供了法律保障。以实际成果体现了市场监管领域的社会共治的成效;
三是起到了豆制品发展的作用。以前,小作坊式的生产,囿于生产条件只能生产加工简单的水豆腐,而示范园建设后,生产业户们有了足够的“舞台”,不断更新工艺流程、关键点全各控制、扩大生产加工规模,目前豆制品示范园的产品涵盖水豆腐、干豆腐、豆腐卷、豆腐干等多种豆制品,形成产品链条较为齐全、涵盖多种豆制品类别的特色作坊。打造后的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生产的豆制品销售已经遍布西宁各地区,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
四是起到了群众满意的作用。家庭式的小作坊很多都位于城乡结合部,规模小、卫生条件差、污水横流、污染严重,一直是市民投诉的热点,也是监管部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建立彻底解决了等待观望不纳入监管范围;有照无证,无照无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监管事权模糊;食品安全标准依据不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而且产品卫生和质量有了社会共治保证,增强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探讨与评论
青海首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区投入运行以来,得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新华社青海分社、青海新闻网、西宁晚报等省垣媒体、青海广播新闻联播电话连线多次对西宁市城北区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园区进行报道,业内专家对这种小作坊集中生产加工模式评价颇高,认为示范园区生产的产品在辖区市场份额较高,从年内监督抽验情况看,合格率为100%,园区食品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助推了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给小作坊食品立了规矩,起到了示范引领的正向环境。
特别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中,由青海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治安总队、食品药品支队,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中,案件督查组专门到小作坊示范园区进行督导、检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对园区建设和辖区各部门联合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